近年来,人民银行沧州市分行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沧州”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弘扬诚信文化,深入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沧州渤海新区黄骅市、任丘市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加强统筹,凝聚合力,增强信用创建引领力。人民银行沧州市分行主动作为,联合市行政审批局制定沧州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年度工作要点,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若干措施》《中国式现代化沧州场景信用沧州建设行动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对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创建评审指标,明确任务、积极推动,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目前,渤海新区黄骅市已制定出台信用体系建设文件20余项,在33个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任丘市组织68个部门(单位)成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会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
推动信息共享,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信用创建精准力。沧州市依托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横向关联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主体,纵向对接省、市、县、乡、村五级,全面提高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截至目前,渤海新区黄骅市累计归集信用信息数据3500万条,任丘市累计归集信用信息4300万条。充分发挥“一键融”地方信用信息融资服务平台的信息和技术优势,通过与市政务云平台对接,并跳转链接全国“信易贷”平台及与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河北省级节点对接,有效整合政府各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涉企大数据资源,自动生成“企业画像”,实现了企业需求和金融供给的“无缝对接”。截至2023年9月底,“一键融”平台已归集52项涉企非信贷信用信息数据超1000万条,累计促成企业融资596亿元。其中,渤海新区黄骅市各类企业依托“一键融”平台累计成交212.36亿元,任丘市累计成交123.17亿元,推动企业将“信用数据”转化为“真金白银”。
提升融资水平,强化银企对接,激活信用创建内生力。人民银行沧州市分行积极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和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通过开展“百日行动”、召开推进会、入企调研等方式,指导金融机构拓展动产和权利抵押物范围,引导企业盘活应收账款资源,提高企业融资可得性。截至2023年9月末,渤海新区黄骅市、任丘市分别累计通过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促成中小微企业融资68.9亿元、21.2亿元。截至目前,渤海新区黄骅市“信易贷”平台企业注册量达4.18万家,贷款累计212.2亿元;任丘市“信易贷”平台累计发放贷款1895笔,金额突破121亿元。组织召开“征信助企惠农春天行动之‘惠三农助小微’”银企座谈会,联合政府多部门举办银企对接会,促成银企达成融资意向超12亿元。
促进成果转化,助力乡村振兴,加大信用创建辐射力。人民银行沧州市分行依托乡村党群服务中心、助农取款点、村委会等场所,按照“六有”标准在全辖开展“信在乡村”征信服务站建设,以农村信用环境改善提升乡村振兴的软实力,目前沧州市征信乡村服务站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渤海新区黄骅市依托乡村征信服务站组织村民开展征信宣讲“微课堂”活动50余次,任丘市举办“夏季征信夜校”“开心考场”等特色活动23场,充分发挥了征信服务站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无感授信+全域授信”工程,指导辖区涉农金融机构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评价机制,采用“金融机构+村两委+农户”内外联动形式,通过当街宣传、错时走访、上门营销等方式,开展信息采集和评级授信工作,信用良好的农户无需办理手续就能获得基础普惠信用体验额度,让农户体验到信用的“含金量”。今年以来,渤海新区黄骅市通过开展“无感授信”“全域授信”工作服务农户21.9万户,信用贷款余额超7亿元;任丘市支持信用贷款农户3814户,贷款余额超14亿元。
创新宣传方式,营造诚信氛围,激发信用创建吸引力。人民银行沧州市分行积极打造“狮城征小信”征信宣传品牌,聚焦乡、企、商、校开展“四个一百”征信专题宣传活动,引导有关部门不断拓展和丰富“信易+”激励场景,提升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的信用意识和诚信素养。渤海新区黄骅市推出26个“信易+”场景应用,开发“信用黄骅”APP,为市场主体、群众开通信用积分,累计提供信用惠民服务50余万次,并建立全国首个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音视频同步“信用承诺室”,让守信者从衣食住行多方面获得奖励。任丘市积极开展“诚信典型”选树活动,出台多项“信易+”场景,以诚信文化宣传“7+2”为载体,深入开展诚信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医院、进市场”七进活动,将信用建设融入城市服务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