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兴技术研发到科技成果转化,再到产品量产,每一个科技型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一道道难关。而帮助企业爬坡过坎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突破,还有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多措并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制定《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新设支持科技创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业务模式,强化激励约束机制,持续提升金融服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金融监管总局加快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聚焦科技创新这个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结合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融资服务和保险保障需求,提高供需适配性,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截至今年6月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均超过四成,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5%。
当然,金融支持科技企业发展还面临诸多难点和痛点。科技企业研发周期长、盈利模式不成熟、缺乏传统抵押物,经营特点与银行机构注重风险管控的属性相矛盾。在这一背景下,如何缓解银行“不敢贷不愿贷”的担忧?科技从概念到产业化再到产生效益,时间漫长,贷款期限与科技企业投入周期往往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如何提升供需两方的匹配度?银行又该如何更好地“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带着这些问题,《金融时报》记者来到山东省青岛市,走访了多家银行和科创企业。在此过程中,记者听到了银行服务陪伴科技企业成长的故事、可供行业借鉴的好做法以及还需要各方携手突破的困境。
差异化、精准化施好“金融底肥”
从一粒科技创新的种子,到一棵枝繁叶茂的产业大树,科技企业成长的土壤离不开“金融底肥”的滋养。农业施肥需要把握适宜时机、斟酌用料,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也需要根据企业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精准发力。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金融机构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进一步优化科技信贷服务机制,引导银行机构对处于不同行业、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差异化、针对性金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效率。
致真精密仪器(青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致真精密”)是一家致力于研发高端科学仪器和集成电路测试设备的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的企业。2021年,致真精密完成天使轮融资;2022年,完成千万元级天使+轮融资;2023年,企业相继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和A轮融资……在青岛,致真精密不仅感受到了创投风投“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友好,还有银行快速精准的帮扶。
“2021年到2022年是我们快速发展的阶段,资金需求量比较大。当时,我们完成了第一笔股权融资,浦发银行提供了投贷联动服务,批了第一笔500万元授信,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目前,我们正在开展第三次授信,授信额度也将伴随着我们的需求逐步提升。”致真精密财务总监戴晓龙介绍说。
银行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不仅要“快”,还要“准”。浦发银行青岛分行科技金融部负责人张坤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行将科技金融作为战略主赛道深入推进,创设了“5+7+X”的产品体系,五大拳头产品“浦创贷、浦投贷、浦新贷、浦科并购贷、浦研贷”,致力于满足各类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需求。以服务初创期、种子期科技企业的“浦创贷”为例,企业只要成立满6个月就可以进行线上扫码测额申请,产品模型聚焦看人才、看团队、看未来,由系统自动审批并发放线上信用贷款。面对已引入股权投资的科技企业,“浦投贷”携手生态圈合作伙伴,投贷联动,以“贷款+外部直投”模式实现“投小、投早、投硬科技”。面向获得政府科技资质的优质中小微企业,“浦新贷”基于企业创新能力和经营状况的综合评价,为企业提供最高线上1000万元、线下3000万元的信用贷款,为企业提供随借随还的备用现金流。
“科技从概念到产业化再到产生效益,时间较长,所以我们也鼓励银行机构对科技企业和科技行业更多发放中长期贷款,这样贷款资金能够与科技行业和企业的投入周期更加匹配。”近期,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道出了科技企业对中长期融资需求的普遍期待。
? ? ? ?科技型企业存在大量的科技研发活动,银行能否为其提供中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以更好地匹配企业研发周期,关乎企业发展信心。“浦发银行对此有针对性地创设了‘浦研贷’‘浦科并购贷’产品,研发流动资金贷款、研发固定资产贷款以及浦科并购贷款的业务期限分别可达3年、10年和7年,更契合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并购重组等中长期资金需求。”张坤介绍说。
高科技人才“贷”出企业发展动力
在成长的过程中,科技型企业渴望稳定的、可持续的资金支持,人才资源则是这类企业的普遍优势。一些银行将人才价值与信贷服务相结合,有效解决了缺少传统抵押物导致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痛点问题。
在上世纪80年代赴美工作的刘鹏,曾长期任职于通用电气公司。多年前,一次来华出差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中国能源市场的广阔机遇和家乡优良的营商环境,家乡的邀请和他创业的想法一拍即合。“原来我是全国输变电专委会的专家,对这一专业领域比较熟悉。青岛市高新区政府在资金补贴和办公场地方面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据刘鹏介绍,2016年,他创办了青岛中电绿网新能源有限公司,致力于新能源微电网及智能电网监测、保护、控制系统,电力物联网应用系统以及智慧能源管理大数据应用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不过,即便有多年的行业经验和专业技术加持,科技研发的过程依然充满艰辛和挑战。“前3年,我们主要做产品研发,投入了几百万元。初创期前几年,研发投入需要的资金量我们还能支撑,产品研发出来之后要进入市场,后续上千万元的项目,都需要垫资,只靠自有资金周转比较困难。”刘鹏表示。
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结合实控人是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以及企业经营信息,青岛银行科技支行为企业授信500万元“人才贷”;2023年,考虑到企业发展情况,该行又为企业申请青岛银行特色产品“人才快贷”,将“人才贷”额度增加至1000万元。据了解,“人才快贷”是青岛银行针对拥有高层次人才的优质科技企业推出的创新产品,运用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分担机制和各地市政府“人才贷”风险补偿机制,支持科创小微企业开展技术转化、产业升级。
“一般贷款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会要求企业提供抵押物,或者担保公司担保。‘人才贷’是一款纯信用产品,我们更加关注企业的技术性及成长性。”青岛银行科技支行业务经理高先生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人才贷”产品帮助科技型企业不仅解决了轻资产模式下的融资难题,还解决了发展初期只能通过股权融资的问题,减少前期的股权稀释,更好地保护了企业及企业家的权益。同时,这也是银行机构依据政策扶持及风险分担的有效尝试。
从年营业收入800万元到如今超过1亿元,4年来,青岛银行陪伴企业一路成长,提供的服务和产品也在同步升级。据高先生介绍,该行根据企业业务开展情况,相应帮助企业配置了票据池、保函等服务。“我们刚刚拿了一个项目,客户要我们押100多万元资金,现在有了质量保函,我们只需要存入50%的保证金就可以开出全额保函,缓解了资金压力。”刘鹏说。
据了解,目前,青岛银行已推出多款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基本满足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各阶段科技企业的金融需求。除了“人才贷”业务,该行还运用大数据信贷技术推出“科创易贷”业务,支持科创型小微企业开展技术转化、产业升级;针对拥有专利权的科技型企业,推出“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产品,与专业科技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合作,各方风险分担,利息及保费享受财政补贴;针对有投资公司进入的科技型企业,推出“投(保)贷”联动产品,通过“信贷投放”与创投机构“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贷款资金支持,企业按照授信额度可享受不同标准的政府贴息,降低融资成本。
练就识别“好苗子”的“火眼金睛”
近年来,政策层面多次强调,金融机构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科技金融服务要做到精准滴灌,需要有识别“硬科技”“好苗子”企业的“火眼金睛”,这一方面依靠于更加完善的科技金融信用评价体系,即从过去的看财务报表、看押品,转向看能力、看产品、看前景;另一方面,还依赖于专业团队长时间的专业积累和行业经验。
“对我们来说,真的要发掘到有成长性的科技企业,尤其是最终能上市的企业,其实是很难的。”在采访中,多位业内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坦言,“虽然有关部门会提供各类名单,例如专精特新企业名单、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等,但各类有资质的科技型企业数量很多,要在繁杂的名单里识别出真正有成长性的企业并不容易。”这就考验着各家机构在获客、信用评价以及风控上的真功夫。
清原农冠是一家从事新型除草剂研发创制和基因编辑育种的综合性农业生物科技企业,具备行业内国际领先的研发能力。2019年,企业在江苏投资2亿元建设标准化厂房用于创新药原材料的生产;同期,在青岛投资2亿元建设研发中心,用于创新药和抗性种子的研发。因固定资产投入较大,企业营运资金出现缺口,且在建工程均已为项目贷款提供抵押,无其他可抵押资产,加之研发费较高导致资金缺口加大,企业寻求银行合作困难,不得已被动寻求股权融资。
“我们了解到企业情况后,对其所处的相关行业作了深入分析,把国内做农药制造、种子制造的几十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全部整理对比,发现该企业专业技术含金量较高。同时,我们调研了企业上下游客户,了解了其在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此外,还就企业的关键技术和产品征询了青岛农业大学相关领域教授的意见,再次确认了企业的投资价值。”浦发银行青岛香港东路科技支行副行长宋传帅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正是该行专业团队翔实细致地走访调查,在关键信息全部核实的情况下,该行在2020年以信用方式为企业核定授信4000万元,帮助企业度过了资金紧张阶段。此后,银企双方一直保持着融洽的合作关系。
对于识别“硬科技”“好苗子”企业,银行在一次次服务中锻造出了自己的“独门秘籍”。据了解,浦发银行青岛分行通过专业研判加强风险把控,组建授信专属团队,深研区域科创经济发展及产业布局情况,设计科技型企业初审问卷,通过投行思维做好客户创新力和成长性的识别和尽调,极大提升了审批质效。今年,在浦发银行总行数智化战略的引领下,对于科技企业的差异化特征,青岛分行通过多元化信息集成分析,深入研究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风控逻辑,精准描绘企业画像,建立起以“科技五力模型”为代表的科技金融专属风险评价体系。
记者还了解到,多家银行对于存有较大风险隐患的科技型企业会“及时退出”,这也是控制信用风险的重要手段。银行业人士透露:“以我们支行为例,每年会有一定比例的退出率。例如一个企业,我们支持了3年,但这个企业没有表现出成长性,那我们可能就不会再继续支持了。”该人士同时表示:“我们不会抽贷、断贷。特别是如果客户只是暂时性的经营困难,一般会通过续贷的方式帮他们争取宽限期,帮企业‘缓口气’。”
政策“组合拳”合力“撑”科创
支持科技创新,不是金融机构的“独角戏”,而要依靠财政、金融、税收、科技等一揽子政策协同发力,撬动金融资源精准滴灌科技型企业,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政策工具。今年4月,央行联合科技部等部门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在货币政策工具带动下,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增量扩面。过去5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从14%提升至47%。
近日,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再迎利好,两份政策文件相继发布,一份是科技部印发的《“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以下简称《工作指引》),另一份是财政部会同科技部等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工作指引》将“创新积分制”从国家高新区进一步扩展到全国试行,为全国范围内的“创新积分制”实施提供统一指导和规范,将助力更多“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通知》划定了担保收费标准“红线”,提高国担基金分险比例、担保金额、代偿上限,创新业务联动模式,有助于进一步降低科技创新类中小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带动银行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据了解,“创新积分制”是一种新型科技金融政策工具,其核心是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权重,对企业在技术创新、成长经营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并基于此评分来引导各类资源精准支持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据统计,2022年至2023年,银行为积分企业对接授信超2000亿元,提升了企业获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便利度。不少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创新积分制”能帮助银行更好判断企业的科技价值,帮助企业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
另外,各地金融管理部门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也有布局和谋划。《金融时报》记者从青岛金融监管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局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型企业的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型企业质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截至6月末,辖区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1252.21亿元,较年初增长17.74%;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22.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金融监管局还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等部门创新推出科技金融投(保)贷联动业务:政府搭建政策平台,提供财政贴息资金;企业享受贷款贴息福利,承担还贷责任;投、保、贷三类金融主体联动增信授信。通过这一政策,投资机构不再囿于自有资金限制,前期可不必投入实质性资金,只需通过对银行信贷作出代偿保证,即可获得企业认股权。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通过“企业+担保+创投”三重保障机制,降低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风险。此外,该局还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利质押贷款保险持续增量扩面,“创新积分贷”“科技人才贷”“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新产品落地见效。
当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一些堵点和难点还有待逐步解决。在采访中,一些银行机构表示,他们在支持科技型企业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应该看未来,但我们现在往往还是依据企业过去的经营表现来判断未来发展前景,对于许多细分行业还存在‘看不懂’‘摸不准’的问题。”专家表示,银行要做深做实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需要摒弃传统的依赖抵押物的思维,尤为关键的是提升行研能力,完善差异化的信用评价体系,提供更符合科技创新型企业经营特点的产品和服务。
政策“组合拳”正在接连落地,合力“撑”科创。“持续推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青岛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2024年启动了“普惠金融质量提升年”活动,其中的“益企惠民”专项行动明确了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领域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为推动中小科技企业向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