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欢迎您来到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更多金融产品请关注“全国信易贷平台”
政策指引
 
农村商业银行加快数字金融建设的思考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9/2 点击:438 分享按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新时代我国金融行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数字金融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数字化信息时代,数字金融不仅是金融领域的创新巨擘,更是实现金融强国、金融兴行战略的关键路径之一。数字金融的崛起不仅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普惠性,也为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面对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新形势,农村商业银行必须顺势而为,加快数字金融建设,抢占科技兴行制高点,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基础。

加快数字金融建设??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

(一)金融服务需求变化,要求农商行加快业务数字化。银行业务是农商行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面对数字金融时代的来临,银行业务也迎来从线上化到平台化,再到生态化和开放化的发展机遇。农商行传统的业务着重在线下物理网点以面对面的方式提供服务,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客户的消费和理财习惯发生改变。据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逾2.5亿户,占农村网民比例超80%,作为农商行主要服务对象的城乡居民已经逐步适应数字化的生活方式,更习惯通过线上进行消费,追求定制化和个性化的产品。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大量的客户数据为金融机构的业务拓展提供广阔空间,各家金融机构竞相采用新技术抢占市场,增加农商行面临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大型银行服务下沉和新兴金融科技公司创新金融服务,挤占农商行生存空间,金融服务已从物理空间的拓展转向虚拟金融空间的争夺。面对客户需求的转变以及同业和跨界的业务竞争,农商行必须加快推进业务数字化转型,扩大普惠金融服务范围,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服务差距,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要求农商行加强科技应用。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数字金融,金融业已经进入“科技引领发展”阶段。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被广泛应用,极大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和结构,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同时也在推动农商行运营和管理模式等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科技作为未来价值最高的无形资产,决定着银行的数字化进程以及未来的发展,如果没有技术支持,银行经营将难以维系。在数字金融背景下,农商行必须紧跟时代节奏,不断强化金融科技创新,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金融供给支持,建立高度嵌入场景、线上线下耦合、注重客户体验的经营体系,实现数字金融背景下的竞争优势。

(三)服务场景应用优化,要求农商行培养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是驱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技术,随着金融科技和人工智能在金融服务场景落地应用,银行业人才结构发生改变,对科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商行的转型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需要培养适应农商行转型和科技创新的金融科技人才,尤其是数字化人才,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加快数字化转型,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风险管控、提升资产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农商行整体市场竞争力,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金融行业经营特征,要求农商行提高数字风险控制能力。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在银行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风险的严格把控尤为重要。数字技术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使得风险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这对农商行的风险分析能力、风险管理措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增加了风险防范工作的复杂性。相较于银行同业,农商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压力较大,在经营活动运用数字技术时,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可能会产生操作、战略和声誉风险,需要农商行在转型时准确运用数字技术,科学识别相关风险,强化风险管理,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风险预警和管理中的作用。

补齐金融数字化短板??实现经营管理转型新突破

(一)数字业务产品创新不足。与其他大型商业银行相比,农商行在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创新方面,欠缺互联网用户思维,且限于信息科技短板,对自身客群特征和经营特色的分析以及开发新业务相对不足,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差异性不够,现有产品同质化严重,没有针对自身服务区域的数字化业务产品,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移动端新功能更新开发不快,微信银行、“人码合一”等新兴业务渠道、支付服务开发滞后,客户体验偏弱,难以满足广大城乡地区多元化的金融需求,在客户吸引、体验和挽留方面竞争力不强。

(二)金融科技支撑能力不足。尽管大部分农商行都搭上金融科技发展的快车,迅速转型发展,在经营过程中加快运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技术和大数据等重点核心技术,但受农商行自身规模和实力的限制,难以在金融科技应用上投入大量人力和资金,自身开发能力有限,整体金融科技深度应用不足,利用数字技术进行获客的能力弱,基于大数据分析在场景流量客户应用上不够;对数据管理分析和评估时主要依靠主观判断或定性判断方法,数据整合、共享、交互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

(三)风险管控能力相对不足。在坚守经营定位过程中,农商行90%以上贷款投向了“三农”和小微领域,客户数据信息线上相对缺失,不利于风险评估和确定。另外,涉农、小微客户受自然环境和市场影响较大,对风险的抵御能力普遍比较弱,进一步增加了风险管控难度,需要农商行运用金融科技和数字技术等手段提高管控敏感度,精准有效把控风险。

(四)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不足。金融科技人才的短缺已成为当前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农商行相较于其他大型金融机构,受限于知名度、展业范围等方面影响,导致金融科技人才储备不足。以某国有银行为例,科技人员约3.5万人,占员工总数比例接近10%,但农商行在科技方面的人才基础非常薄弱,科技人才占比不到国有银行的一半,特别优秀科技人才缺乏,限制了数字金融领域的发展和创新,从而制约其盈利能力,影响转型发展。

加快数字金融建设步伐??为高质量发展科技产业赋能

(一)加强数字金融统筹谋划。数字金融涉及面广,从数据分析到转化应用、从人才培养到政策激励、从研发选题到系统推广、从当前急需到长远发展,内容丰富,任务繁重。要以更广阔的视野、更全局的思考、更务实的担当,加强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推动科技开发与客户需求有机结合,强化面向市场的自主性、资源的系统性、链条的完整性、农商行系统的组织性,真正将客户需求端牵引数字金融研发应用端有机协同起来。省联社总部从前瞻性着眼要进一步做好数字金融的顶层设计,把数字金融建设纳入章程固化下来,制定三年或五年数字金融发展规划,牢牢把握抓战略、抓规划、抓服务的定位要求,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科研力量、资源平台、产品运用等统筹,举全行之力建立健全新型科技建设体制机制,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科技强行强大合力。

(二)聚焦重点领域研发攻关。从业务发展紧迫需求出发,集中精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战,加快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同行引领技术研发应用,在数字化过程中立足“支农支小”特色定位,紧贴农商行经营模式灵活的特征,结合人缘、地缘等比较优势,实施有区域特色的差异化数字金融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精准分析客户需求。同时深入了解客户真实诉求,加强数字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改进业务范围,优化业务模式和服务体系,设计并上线差异化数字业务产品,为涉农、小微客户提供线上化、智能化和场景化的金融服务,让员工使用更便捷,让客户体验更满意,有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

(三)加强数字金融成果转化应用。只有将数字金融成果及时应用到具体业务和服务客户上,加快推动数字金融成果从大数据转化为生产力,充分运用数字信息技术,精准分析,深度挖掘不同地域乡村的金融需求,推出个性化、定制化的金融产品,让数字金融真正满足城乡金融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促进农商行业务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科技对业务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以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保障农商行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未来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各行竞相布局的制高点,要准确研判前沿科技发展的趋势,以先行一步理念培育未来数字金融建设,推动科技与业务互相支撑,迭代升级,力争成为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

(四)加快数字金融人才队伍培养。发展数字金融关键在人才,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造就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战略布局,建立前瞻性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强相关资源投入,提高金融科技人员占比。一方面对标全国先进省级农商行成功经验,合理增加对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数量和方式,打通人才引进信息隔阂,通过外部招聘方式提高科技人员占比,特别是高层管理人才,提高内部数字化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富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开展人才推荐评选机制,完善内部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在待遇、文化和成长机制方面留住人才。深化人才评价改革,健全有序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为各类科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同时,通过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农商行员工数字化技能,构建完善的人才梯队体系;与优秀同业进行学习交流,设计科学的数字化考核指标等方式,促进员工提高数字化能力和综合能力水平,有效发挥人才在农商行数字银行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五)提升数字金融建设整体水平。强大的科技实力是数字化转型的根基。农商行规模普遍较小,县市行科技水平难以独自支撑自身的数字化转型,要充分发挥省联社在金融科技方面“大平台”的支持作用,或者同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实现跨界赋能,将技术广泛用于自身各个环节。强化畅通基层一线业务科技堵点快速反应与省联社科技条线及时响应解决渠道建设,通过结合业务需求构建新技术的应用平台以及信息共享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共同打造基于业务场景的数据产品体系,进行场景化运营,准确满足业务用户诉求、改善客户体验,让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实现精准营销、智能管理,加速数据价值变现。

(六)着力提升数字金融智能风控能力。一是处理好发展与风险的关系,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严格防范风险。二是重塑内部数字风控体系,优化数字风控团队,对人员、制度和流程方面加强管理,灵活应对风险问题,提高自主风控管理能力,有效覆盖数字业务全周期。三是保障科技投入,通过数字物防、技防等手段来加强风险防控,完善安全检查制度,重点关注银行主要面临的风险,通过数字技术在银行风险识别和评估中的应用,尤其在信贷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要引入数字化技术,在快速获客和贷后管理上要重点突破,实现智能大数据精准分析和预警监测控制风险,加快推进农商行高质量发展。

(作者为国家发改委中宏金融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杨喜亭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运营单位: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3-2021 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 晋ICP备19001058号 您是第18759478位访问本站的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