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欢迎您来到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更多金融产品请关注“全国信易贷平台”
政策指引
 
“低调”的养老理财
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1/19 点击:87 分享按钮

试点落地3年有余,存续规模超过千亿元,近一年来,曾经备受关注的养老理财产品显得有些“低调”。

2021年9月,养老理财产品在“四地四机构”进行试点,当年12月4家试点机构正式发行首批4款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由此开闸。2022年3月,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至10个城市和11家理财公司。试点启动3年来,共计51只养老理财产品面世,试点运行总体平稳。截至2024年5月末,养老理财产品发行金额超过1000亿元,投资者合计47万人。

从0到1000亿元,养老理财产品规模在快速增长后进入“停滞期”,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有新产品上架。《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发现,51只产品中,多数产品在2022年发行,此后仅在2023年1月发行过1只产品。养老理财产品变得“低调”的背后,是理财公司对于控制风险与寻求较高收益之间的平衡,投资者对于稳健收益的渴望、对于严格赎回安排的犹豫,还有市场对于优化制度安排、扩大试点的期待。

产品暂停“上新”一年有余

在试点扩容后,养老理财产品在2022年迎来发行高峰期。根据中国理财网,11家理财公司共存续51只养老理财产品,2022年新发产品数量最多,达46只。进入2023年,养老理财产品发行停滞,当年仅新发1只养老理财产品,即“兴银理财安愉五年封闭3号固收类养老理财”产品,产品成立于2023年1月19日。2024年至今尚未有养老理财产品发行。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2022年发布的试点扩围通知,首批获准参与试点的4家机构,单家产品募集资金总规模上限为500亿元人民币;第二批纳入试点的6家理财公司上限为100亿元人民币;另外,贝莱德建信理财募集资金总规模先期限制在100亿元人民币以内。由此计算,11家理财公司发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额上限为2700亿元,而目前发行的51只产品规模远低于这一数值。

养老理财产品为何迟迟没有“上新”?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这类产品的“养老”定位,需要在控制风险与寻求较高且稳定的收益之间寻求平衡,加大了研发难度,并且市场中的养老理财产品趋于同质化,部分投资者对这类产品兴趣不足,试点理财公司自然也就没有发行意愿。

普益标准在分析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放缓时指出三方面原因,包括产品投资期限长,流动性相对较弱,对客群有一定限制;产品要在维持稳健性的基础上追求高收益,底层资产选择范围有限,整体呈现同质化发展趋势,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养老理财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区分度不高,产品特色不够鲜明等。

另外,养老理财产品吸引力下降也与投资者风险偏好降低有关。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提出,截至6月末,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仍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3.82%。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年初增长0.64个百分点。

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早已有之。“2022年四季度理财产品净值回撤之后,投资者整体风险偏好较低,申赎便利的稳健低波产品更受欢迎。”光大证券金融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表示,长期限、封闭式的养老理财产品在流动性相对偏低的情况下,如果难以给投资者足够的收益补偿,产品吸引力下降。

业绩表现“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初买养老理财产品就是看中其收益比较高,而且相对更加稳定。但从目前的投资情况来看,收益率一般。” 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小徐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她持有一款5年期固定收益类养老理财产品已有近两年半的时间,该产品宣传的业绩比较基准是5.80%至8.00%,但实际上产品成立以来的年化收益率为2.75%,近1月年化收益率仅为0.94%。

收益率不达基准不是偶然的烦恼。养老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普遍采取区间报价方式,较高的业绩比较基准遭遇了“现实的冲击”。《金融时报》记者从普益标准获悉,截至11月5日,养老理财产品存续规模1036.01亿元,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4.08%,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09%,低于产品在设立时所呈现的业绩比较基准。专家表示,养老理财产品达标难度提高,不过养老理财产品均为长期限产品,其长期业绩表现还有待观察。

51只养老理财产品中,固收类产品有39只,剩余12只为混合类产品。两类产品近期业绩表现不一,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普益标准提供的数据显示,固收类养老理财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3.17%,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2.91%;混合类养老理财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为7.84%,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为3.84%。具体到个别产品,业绩表现则差别更大。《金融时报》记者随机查询发现,一些固收类养老理财产品近一月年化收益率在1%左右,而部分混合类产品近1月折合年化收益率超过11%。

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理财产品打破刚兑,业绩比较基准不构成对理财产品收益的承诺。事实上,真实清晰、客观准确地介绍产品特征,充分披露养老理财产品信息、面临的风险,以及采取的风险管理机制,帮助投资者全面客观了解产品风险收益情况,不得宣传或承诺保本保收益,也是金融管理部门对于理财公司的一贯要求。

养老理财作为特定理财品种,因其服务于人民群众养老需求的特殊性,投资者对于产品的普惠性、稳健性和长期性也往往抱有更高期待,但实际年化收益率不达基准影响了养老理财产品的吸引力。金融监管总局此前指出,试点理财公司和销售机构要强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突出提示产品在不同风险条件下的收益结果,完善与投资者利益趋同的收费模式。这一举措能让投资者对于产品收益初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是为了倒逼理财机构提升投研能力。

对于“完善与投资者利益趋同的收费模式”,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给出了初步设想,即“收益模式很可能采取阶梯型的模式,不赚钱或者亏损时对管理费给予一定减免,收益越高,理财公司可以赚取的佣金分成也越高”。

“目前,养老理财产品的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设置通常低于常规理财产品。从长期来看,与简单降低费率相比,有效匹配产品风险收益特征及投资者权益的收费模式更加重要。”王一峰举例表示,前期部分养老主题理财产品在产品费率设计上有过一些探索,比如对于采用下滑轨道设计的理财产品,由于投资期限较长,对投资经理管理能力要求更高,可以设置与业绩比较基准相关联的浮动管理费用,增强考核激励。

以更灵活的机制打消投资顾虑

“长期性”是养老理财产品的重要特征之一。从投资周期看,在51只养老理财产品中,5年期封闭式理财产品47只,10年期封闭式产品1只,定期开放式产品3只,仅贝莱德建信理财发行的“贝安心2032养老理财产品1期(封闭式)”投资周期为10年。

增加10年期以上长期限产品供给,是市场的期待。一般而言,长达10年以上的长期限养老理财产品具有显著的收益稳定性和风险分散性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避免因短期市场涨跌造成的投资损失,同时也会显著提高收益率。近期,金融监管总局提出,将积极支持试点理财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进一步丰富产品形态,增加10年期以上长期限产品供给。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理财公司探索提供养老财务规划和顾问咨询服务,持续提升养老投资便利度。

具有养老特征的资管产品与大众理财产品最大的区别是,前者需要针对目标客群生命周期、风险偏好等因素,更好地匹配差异化的养老资产配置需求。王一峰表示,对于中青年客户来说,养老金规划至少在20年以上,现有5年期封闭式产品期限相对较短,急需更契合长期限养老投资需求的产品。另外,拉长期限便于理财公司更好地进行中长期投资布局,有助于提升权益资产配置以增强收益,并通过跨周期安排降低短期市场波动影响,实现更稳健的综合投资回报。

目前,养老理财产品设有彰显人性关怀的提前赎回条款,支持罹患重大疾病等情况下提前赎回。另外,一些产品还设定了分红条款,为投资者在持有期间补给流动资金。但较为严格的赎回条件以及不确定的分红难以打消投资者对资金流动性方面的顾虑,这意味着需要更灵活的机制安排。

“养老理财旨在通过投资期限的拉长,提升资产配置的有效性,但当前我国金融投资者对短期限产品投资偏好更强,后续在逐步引导客户树立长期投资理念的同时,优化产品的流动性机制安排具有客观必然性。”王一峰建议,进一步探索优化现金分红、柔性赎回条款安排,帮助客户更好平衡长期投资和流动性需求,以及尝试探索特定条件下对养老理财产品进行质押、转让等操作的可行性。

试点能否进一步扩围

“我们这个三四线小城市什么时候才能纳入试点范围?”即将开启退休生活的老刘手头有不少养老钱,除了定期存款和必要的现金,老刘把目光投向了理财市场。“配置股票的理财产品风险相对较高,还是固定收益类产品比较适合我。”她告诉记者,“养老理财产品很多都是中低风险的产品,长期的投资期限也能接受,但很遗憾我们当地还没有开始试点。”

“如果我也能投资就好了。”这既是老刘的心声,也是投资者的普遍期待。

距离上一轮扩容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目前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集中在11家理财公司以及10个城市。当然,投资者还可以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投资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目前产品已增加至26只,但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也局限于36个城市或地区。市场呼吁,支持更多理财公司进行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支持更多机构进行养老理财产品代销,支持参与机构将销售范围扩展到更多城市,惠及更多投资者。

实际上,在发展养老金融的大方向下,理财公司已经闻风而动,提前布局,积极做好养老理财产品规划。比如,工银理财从投资端、客户端、产品端着手,探索理财与养老需求衔接点,构建完善的理财服务体系。重点加大养老财富积累型产品供给力度,一方面挖掘优质资产,提升相关产品长期保值增值能力,另一方面前置性储备功能和策略,为养老理财、个人养老金理财的扩容增量打好基础。平安理财表示,正积极申请养老理财产品发行资质,同步规划建设养老理财产品体系。

王一峰表示,理财公司所属母行多为综合化经营的银行机构,而养老理财更好地契合了商业银行客群风险偏好较低、追求稳健收益的特征,是一揽子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财公司依托母行强大的账户优势,以及在风险管控、项目获取、客群基础、品牌信誉、服务场景等诸多方面的资源,未来将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杨喜亭
主办单位:山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运营单位: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金融发展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13-2021 山西省金融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许可: 晋ICP备19001058号 您是第18483571位访问本站的贵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