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刚刚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卢飞,成为交通银行湖北省分行的一名新员工。初入职场,作为金融“门外汉”的他曾闹出一些笑话。这些令他发窘的瞬间,让他下定决心学好金融并逐渐成为了交行业务骨干。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在银行业务领域得到应用,卢飞复合型人才的优势开始展现。
在银行业务向线上转移初期,需要与政府部门和大量企事业单位进行对接,建立各类直连系统。这对于银行人的金融科技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当时,分行对接的一家单位需要定期发放10万笔左右的资金,在与交通银行合作建立直连系统后,该单位提出,需要采用结算账户对每笔交易进行跟踪回盘,并形成对应的交易回单。”卢飞回忆说,由于发放的10万余笔资金分别进入不同账户,为便于该单位后期对账以及明细查询,客户要求,交易需要做到对账时合并交易,查询明细时要显示单笔交易明细,以便后期查账。
由于不同专业间的壁垒,客户认为,银行可以同时出具汇总回单和明细回单两份回单。因为这个问题,双方沟通多次,都无法达成一致。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卢飞这里。
拥有IT专业背景又从事银行业务多年的他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第一时间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交通银行核心系统具备的“回单合并”功能,卢飞建议,通过后台对该客户的账单字段前添加特殊标识符,将其汇总合并形成总账单,在需要查询某一具体账单时,可通过标识符后对应的字段进行目标调取。
这个工作中的“小插曲”让卢飞走上了金融破壁之路。从此,卢飞当起了业务与技术部门的“翻译官”,让计算机的精确性与金融的灵活性发生了奇妙的共振。卢飞也最终在跨界处寻得了更广阔的天地。
责任编辑:杨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