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我国消费市场持续火热,消费潜力大规模释放。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跃动的数据和“流动的中国”是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的生动写照。
以旧换新撬动消费升级
“这款洗衣机现在有折扣,打完折还能用国补,很划算。”趁着“五一”假期,家住河北的王女士来到商场,准备挑选一款心仪的洗衣机。
经过一番对比,王女士购入了一台功能齐全、价格优惠的新款洗衣机。“这款我之前也看过,现在有国补确实更便宜了,价格合适我就直接‘出手’了。”王女士笑着向《金融时报》记者说。
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撬动消费升级的重要杠杆。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汽车、家电等多品类消费品销售增长加快,不仅让市民享受到实实在在惠民福利,提升了居家生活品质,也助力老旧家电淘汰加速更新,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激发市场活力。
为了更好地将补贴落到实处,河北省商务厅与农业银行河北分行共同搭建了以旧换新平台,省内消费者购买电动车最高可享受20%补贴,家装最高可享受15%补贴。
作为河北省内唯一中标商务厅电动车、家装以旧换新信息化平台建设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河北分行积极推动“补贴申领+购物+消费贷”一站式办理。与此同时,农业银行以技术升级推动服务优化,在信用卡数据系统中新增汽车、家电、家装等以旧换新类消费标签,完成该行手机银行与银联云闪付平台直联对接,实现政府消费券“一键领取+叠加优惠”功能,进一步提升了用户消费体验。
“转场”内销,助外贸企业“突围”
“五一”假期,许多在线下商超购物的顾客发现,这些商场超市中也出现了和线上电商平台中类似的“外贸优品”专区。
这些原本计划销往海外市场的应季新品,在经历一番曲折后重新出现在国内市场,不仅吸引许多国内消费者反复回购,也让越来越多外籍来华游客开启了“反向代购”。
“这些商品‘出海’后的价格要比我们在国内买贵很多。”一位选购了咖啡壶的上海阿姨说。
出口转内销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复杂形势的重要举措。“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特朗普政府单边挑起贸易争端,加征关税等政策导致我国外贸企业面临外部市场需求减少、成本上升等问题,拓展内销市场成为对冲外部风险的重要途径。”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表示,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居民对高品质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为外贸企业转内销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支持外贸企业“转场”内销、破局“突围”,少不了金融的助力。
5月7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制定实施银行业保险业护航外贸发展系列政策措施,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从金融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此前,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助力扩大内销方面已经采取了一些行动。工商银行在电商端和商超端,分别对接目标客户需求,强化外贸出口转内销过程中的融资保障。中国银行对个人消费者在使用中行银行卡进行微信支付时提供随机优惠,同时,还通过免息分期、利息折扣、本金补贴等组合式优惠方式,为个人消费者在消费电子、家居装饰、服装服饰等领域的消费提供便利。
以购物节等活动激发消费新需求
今年“五一”假期,上海迎来了第六届“五五购物节”。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五五购物节”为期两个月,以“品质消费、创造需求”为主线,围绕服务消费、大宗消费、外来消费、新型消费四大消费,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四大经济,最大限度激发消费潜力、营造消费氛围。
聚焦扩内需、促消费的核心目标,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全面对接本届“五五购物节”活动框架,以嘉年华概念创新打造了“‘交’享五五,‘惠’在魔都”系列活动。
去年以来,上海入境游旅客持续增长。紧扣上海文旅消费振兴战略,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的“交享文旅嘉年华”联合主流OTA平台推出旅行支付优惠,推出邮轮、冰雪消费等特色IP专属信用卡权益;围绕海派文化、非遗传承等设计文化艺术专线及特惠套票等。此外,还与出租车行业龙头企业合作试点,通过手机直接受理外籍人士常用的国际银行卡,助力培育消费新增长极。
商圈是办活动、促消费的重要平台,“商圈精品推广节”是上海今年重点打造的特色活动。
在上海南京东路、陆家嘴、人民广场、静安寺等核心商圈及三大奥特莱斯类商圈,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推出了消费满减优惠活动,并计划在“五五购物节”期间持续合作涵盖百货、餐饮、大牌等领域的多家热门商圈,满足市民的吃喝玩乐消费体验,进一步激活市民大宗消费需求。
业内专家认为,国际局势的变化对我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应对好这次挑战,抓住机会扩大内需,支持更多企业从服务外需转向服务内需,有利于改善国内民生,挑战也就转化成了机遇。”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资深研究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责任编辑:袁浩